眼角膜捐赠大国斯里兰卡:它伤痕累累,却给世界带去光明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2019-04-27 09:00
4月21日,斯里兰卡发生连环爆炸案,321人死亡,500多人受伤。
23日,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当天为全国哀悼日,纪念在爆炸袭击中的遇难者。
这个低调的印度洋岛国,如今伤痕累累,突然间被推到世界面前。
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印度洋上的热带岛国。因地形酷似水滴,看上去像印度南端的一滴泪,被称为“印度洋上的泪珠”。
2009年,在结束了长达30年的内战后,多灾多难的斯里兰卡人民重建家园。然而这份平静只维持了10年,如今连续的恐怖袭击使斯里兰卡千疮百孔。
“印度洋上的泪珠”在落泪。
然而,这暴行肆虐的国度,却有着一群淳朴善良的人民。
50多年来,斯里兰卡人民始终坚守着“人死眼犹生”(give life to a dead eye)的信仰,坚持做一件善举——角膜捐赠。
人死眼犹生
虽然人口只有2100万,斯里兰卡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眼角膜捐赠国之一。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斯里兰卡眼捐献协会累计向世界50多个国家捐出了4.7万枚眼角膜。
数据显示,每五个斯里兰卡人中,就有一个承诺捐出角膜。
该国多位总统和重要国家政府官员都是角膜捐赠者。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叫哈德森•席尔瓦(F. G. Hudson Silva)的医生。
上世纪50年代以前,斯里兰卡自身也饱受角膜匮乏的困扰,角膜的唯一来源是死囚。
At that time there was a "steady but meagre supply of corneas from prisoners hanged at the gallows", but with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1956 even this small supply dried up.
当时,被判处绞刑的死囚为角膜移植提供了稳定但稀少的来源,但随着1956年政府废除死刑,这仅有的一点来源也枯竭了。
meagre /'miːgə/ :贫乏的
cornea /'kɔːnɪə/ :角膜
1958年,当时身为医学博士的哈德森•席尔瓦亲眼目睹了病人因角膜匮乏而失明的遭遇。
怀着沉痛的心情,席尔瓦写下了一篇文章《人死眼犹生》(Life to Dead Eye),呼吁人们捐献角膜,并表态将和母亲妻子一起在死后捐出眼角膜。
从此,一场鼓励角膜捐献的运动在斯里兰卡掀起。
The campaign began with an article published in the Sinhala daily Lankadipa (19 January 1958) in which they volunteered to donate their own eyes. Their campaign and its slogan, "life to a dead eye", inspired the public and thousands of volunteers came forward pledging to donate their eyes.
这项运动开始于席尔瓦1958年1月19日发表在僧伽罗语日报《Lankadipa》上的一篇文章,他们(席尔瓦、他的母亲和妻子)在文中表态,称将自愿捐出角膜。这场运动及其标语“人死眼犹生”,极大地启迪了大众,成百上千的志愿者响应承诺捐出眼角膜。
1960年,席尔瓦的母亲去世,她兑现承诺,将自己的角膜捐出。
In 1960 his mother died and it's said that Silva won the nation's heart by grafting her corneas on to the eyes of a poor farmer, and restoring his sight.
1960年,他的母亲去世,据说席尔瓦将母亲的眼角膜移植给了一位贫穷的农民,那位农民重获光明,而席尔瓦也赢得了斯里兰卡人民的心。
席尔瓦鼓励人们,捐献角膜是一种“善行”(a meritorious deed),可以换来“福报”。
斯里兰卡盛行小乘佛教,75%的人口都是佛教徒,因此这种积德行善的举动很容易获得响应。
Buddhism has also played a part in encouraging donations and teaching people to see them as an act of giving, that will help them to be reincarnated into a better life.
佛教也从中起到一定作用,它鼓励人们捐献,教导信徒们将其视为一种奉献,为来生转世积福。
1961年,席尔瓦在妻子的帮助下,在科伦坡先后成立了斯里兰卡国际眼库(Sri Lanka International Eye Bank)、人体组织库(Human Tissue Bank)和斯里兰卡眼捐献协会(Sri Lanka Eye Donation Society),这些组织成为了50多年来斯里兰卡最重要的角膜捐献途径,也是斯里兰卡与外界接触最广泛的机构之一。
As Silva's fame and credibility spread, many more countries sought eyes from his institution. Eyes from Sri Lanka have reached all corners of the world, giving vision to thousands of people.
随着席尔瓦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国家从他的机构获得角膜,从斯里兰卡输出的角膜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为成千上万的人带来光明。
数据显示,斯里兰卡捐出的眼角膜,最大的接收国是穆斯林国家。
In Muslim countries it is generally forbidden to damage the human body, before or after death, so Pakistan and Egypt have been major recipients of Sri Lankan corneas.
由于穆斯林国家普遍禁止对人体的损坏,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不可以,所以巴基斯坦和埃及成为了斯里兰卡眼角膜的主要接收国家。
1999年,席尔瓦博士去世,但他的事业没有停下。
越来越多的斯里兰卡人表示愿意无偿捐献角膜,每个月从几枚,到几十枚,再发展到几百枚。斯里兰卡的角膜捐献已发展为“全民善行”。
2014年的数据显示,约110万的斯里兰卡国民已经签署了无偿捐赠志愿书。
中国也是受益国之一
在接受角膜捐赠的国家中,中国也是受益颇多的国家之一。
早在2007年2月,时任斯里兰卡总统的拉贾帕克萨甫就向中国人民赠送了一份珍贵的“国礼”——2枚眼角膜。
此后十多年,来自斯里兰卡的角膜遍布中国各地,为眼疾患者带来光明。
2014年9月,斯里兰卡政府再次将10枚角膜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
同年11月,这些角膜被送到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随后,所有角膜被成功移植给12名眼疾患者。
斯里兰卡眼捐献协会2014年的数据显示:
In 2014, the Society exported 2,551 corneas, including 1,000 to China, 850 to Pakistan, 250 to Thailand, and 50 to Japan.
2014年,该协会向世界捐出2551枚眼角膜,其中1000枚运往中国,850枚运往巴基斯坦,250枚给泰国、50枚给日本。
2015年,两名斯里兰卡医生携带10枚眼角膜,乘机抵达中国成都,向中国眼疾患者捐献角膜。
2016年,山东与斯里兰卡眼角膜捐赠合作机制启动。自2017年开始,斯里兰卡每年赠予山东眼角膜500至600枚。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The world has kissed my soul with its pain, and asking for its return in songs.
斯里兰卡是一个饱经苦难的国家,30年的内战让人们目睹了数不清的暴行、死亡和灾难,近日的连环爆炸案又为这个伤痕累累的国家再添伤疤。
但斯里兰卡人民乐善好施的纯良本性并没有改变,仍无私地为世界各国眼疾患者送去希望和光明。
愿斯里兰卡能早日拭去泪珠,重现光明。
编辑:左卓
实习生:王曌君茹
来源:Pulitzer Center BBC 观察者网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