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万元月薪冷遇 与市场不对接
要专才还是要通才?
“目前重庆的经济增长很快,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尤其国家在重点发展的领域,比如对材料、经贸以及工科学生的需求量很大。”唐宇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跟社会需求密切相关。西南大学近几年开设的这些专业,就业形势确实都不错。
“但除了新兴的专业,专业还需要细分培养。”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副系主任黄耘告诉记者,2000年川美设立了建筑系,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用人单位希望他们能从事一些景观设计这方面的工作,这说明单位需要这类人才。
此外,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景观设计的热潮,对景观设计师的需求日益增多。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学院也敏感地意识到景观设计将是今后非常有前途的专业。
2004年12月,景观设计师已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之一。“景区的设计就是一个小气候、小环境,但如何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在物质建设上及其空间布局上,达到艺术的境界,需要专业的培养。”黄耘强调,农业、园艺、植物等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专业素养是不够的,这中间就出现一个空当,需要更细分的专业去弥补。
去年12月,重庆工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西南首个知识产权学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产权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国际技术扩散与贸易等4个系别,主要开设专利、知识产权代理及评估等专业课程。
“知识产权必须要有理工科的知识背景,还要熟悉法律、英语,对专业的和法律的领域要非常熟悉。”该校知识产权系系主任李健介绍,重庆本地需要保护的知识产权众多,目前重庆每年需要1000名以上的知识产权人才,几年前知识产权专业还是在法律等专业下面挂靠招生,没有专门的学科编号。但两年前,工学院成为全国6个开办该专业的学校,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被长安等企业“预定”完了。
“成立知识产权学院后,新增加了知识管理方面的专业,目的是为企业或机构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李健提出,知识产权教育从独立到专业和层次细分的发展道路,都是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而变化的。
设立西部特色专业
“这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在一定程度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西南大学教授李怡也指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4年,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但4年后可能就变成了滞销专业。
但是,从接受到市场需求的信息,到专业申报下来,高校设置新专业的时间往往在两年以上。而一些新兴的专业在此前也缺乏师资力量的培养,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使得新专业的诞生更加漫长。
“考虑到师资力量、专业布局等各方面的因素,市场需求与高校教学资源配套能达到高度一致很难。”唐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信息不对称,高校并不清楚哪些企业需求哪些人才;二是缺乏大的猎头公司。
“在深圳、北京、上海,都有很专业化的大型猎头公司,在社会搜集各方面的人才需求信息。”唐宇说,但重庆很多高校举办招聘会,都是与一些企业、单位等老主顾进行点对点的合作,这样对社会需求的了解面不够大。
唐宇提出,政府应加强对人力资源平台的建设,应该有一个衔接各个部门之间、大型的综合的人才服务机构,定期地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公布新兴的行业和职业,才能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
“设置同一个专业的高校过多,使高校失去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西部也不能一味跟风沿海,而应设立地方特色专业,才能避免高校毕业生打拥堂。”李怡也表示,专业的设置应该建立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大方向的把握上,政府应该做好这方面的牵头服务工作,有早期预测和宏观规划。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有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方向时,过于倾向设置“热门”专业,如今这些专业已呈现饱和现象。今后重庆将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逐步形成品牌。
该负责人称,重庆高校应认真分析就业状况及产业发展趋势,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优势,调整“十一五”期间高校专业设置和规划。鼓励设置具有个性的、与重庆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比如工业设计等专业。重庆市教委也正考虑逐步减少传统专业、饱和专业的设置数量,并根据社会需求,增加急需专业、紧缺专业和特色专业的设置数量。
“如果说以往学校是重视学科建设,大家埋头搞科研,出成果,但是今后必须以市场需求为重点考虑教学。”黄耘说,新设的专业今年9月开始招生,首次招生人数约在1个班(30人),今后将根据学生就业和需求情况逐步增长和调整。
记者了解到,这是此次新增加专业的学校的普遍考虑。
(记者李星婷 杨毅 实习生 徐勇)
来源:时代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