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热词:黎明时分的雷声
牛津辞典 2018-10-15 15:21
如果回忆一下生物课上学到的,一个有机体的科学名称由两个拉丁语法化的现代形式组成,这种体系被称为双名命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但并不是说两个名称部分本身必须是拉丁语,例如Ledumahadimafube。
历经几十年的研究,古生物学家正式公布发现了一个恐龙新物种,它们在两亿年前的南非大陆上行走,令大地颤动。古生物学家Blair McPhee、Jennifer Botha-Brink和EmeseBordy领导着此项研究,他们将其称为Ledumahadimafube,发音大致为lay-doo-mah hah-dee mah-foo-bay。据说,这在南非塞索托语中的意思是“黎明时分的巨大霹雷声”,其中的mafube表示黎明时分。
这个命名还是很机智的。首先,塞索托语是南非和莱索托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在这两国边界处发现了此种恐龙的骨头。其次,单词Ledumahadi(意为“巨大的雷声”)表明这种动物的体型巨大,它是成年非洲象体重的两倍之多。再者,mafube(意为“黎明”)一词指出,基于化石研究,出现这种体型的恐龙远比预想的要早很多。
古生物学家们观察到,与同时代恐龙相近,Ledumahadimafube的前肢更小且能够抓握,而它的后肢则更像躯干,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较为熟知的巨型蜥脚类恐龙,例如雷龙和腕龙。就我们牛津辞典而言,无论何时,能够向其他语言学习一二都是很好的,尤其是像赛所托语这种哪怕是英国人都不太熟悉的语言。
文章编译自以下英文原文的部分内容: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牛津辞典(微信号:OxfordDictionaries)以及微博:@牛津辞典微博
(来源:牛津辞典 编辑: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