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一词

每日一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 aquatic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Yangtze River Basin

中国日报网 2024-08-14 17:45

分享到微信

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8月12日联合发布的公报指出,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以十年禁渔为重点的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The aquatic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China's Yangtze River Basin have registered improved recovery momentum in recent years, a communique said on August 12. The communique, jointly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and three relevant departments, said that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eaturing the 10-year fishing ban have achieved solid progress.

 

长江江豚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下游水域逐浪嬉戏(2024年5月21日摄)。近年来,当地实施系统性生态修复,长江江豚数量稳中有升。图片来源:新华社

 

【知识点】

水生生物资源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对于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8月12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3年)》(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指出,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以十年禁渔为重点的长江大保护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长江禁渔全面实施以来,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每年会在各个监测点位开展两次,一次周期为十天,通过定期监测调查,获取最新的样本数据。

《公报》显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恢复。2023年长江干流单位面积资源量同比上升16.7%;重要支流资源量增加64.3%。长江中游湖北监利监测断面的四大家鱼鱼苗资源量为59.8亿尾,是长江十年禁渔以前的4.4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从长江鱼类特点来看,主要经济鱼类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到5年,禁渔10年后可以得到2到3个世代的休养生息,基本形成长江水生生物物种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良性循环。

 

【重要讲话】

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We will promote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grasslands, forests, rivers, lakes, and wetlands, enforce the 10-year fishing ban on the Yangtze River,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fallowing and crop rotation. We will establish mechanisms to realize the market value of ecosystem goods and services and improve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相关词汇】

水生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of aquatic beings

长江保护修复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工作室(本文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发)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6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人气排行
中国日报网 英语点津微信
中国日报网 双语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