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对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的需求,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然而,当前我国各类翻译工作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包括翻译质量低劣、翻译人才奇缺、译文粗制滥造等等。翻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尚不够规范,缺乏必要的准入制度,翻译专业培训也远不能满足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翻译质量难以保证。在2007年4月6日于北京举行的“中译外——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上,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蔡武指出,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巨大,翻译问题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瓶颈,以至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国家形象与国际认可的国家形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在当前的翻译质量问题中,各类旅游文本存在的翻译质量问题可谓是一个典型代表,而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同一事物的名称却有着多个不同的译文乃是最常见的“病症”,如同笔者在调查南京公示语翻译错误时指出过的中山陵和明孝陵有多达四五个英语译名一样。 南京的另一著名旅游景点雨花台风景区也未能幸免,出现了同一景点名称在公园内的不同地点的介绍中有多种不同译文。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1.“雨花石博物馆”有四个不同译文
同一个景点“雨花石博物馆”,出现在该风景区不同场合信息导向系统的介绍中,其译文竟然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北门导游图上是Rain Flower Stone Museum;群雕前导游图上是Yuhua Pebbles Museum; 景区功能分布图上是The Museum of Yuhua Pebbles;而景点指示牌上则是Rain Flower Pebbles Museum。其中的问题之一是,“雨花”究竟怎么译,是采用意译Rain Flower还是拼音音译Yuhua,用当今翻译界时髦的话来说是采用异化还是归化翻译策略。笔者注意到,这些年在南京的旅游资料宣传介绍中,两种译法均有出现,而很显然这是不妥的,南京市的旅游主管部门以及雨花台烈士陵园景区理应重视这一问题,将译名统一起来。问题之二是,这里的“石”究竟是stone还是pebble。pebble一般是指被水冲刷而成的小圆石和卵石,尤其常见于海滩和河底,而stone不但是“石头”的总称,还有“珍贵石头”的意思,gem stones就是指宝石。
2.“二忠祠”有三个译文
“二忠祠”是雨花台风景区的一个主要景点,因此在整个景区多处有介绍,分别是在北门导游图,群雕前导游图和景区功能分布图上,三处的译文分别是Temple Honoring Faitkful and Upright Officuls,Memorial Temple of Two Loyal Officials和Er-Zhong Ci (The Memorial Temple for Yang Bangyi and Wen Tianxiang)。第一个译文先不说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其中的单词就出现了两个拼写错误,上文已有论述,第三个译文采用的是拼音加注解的方式,属于解释性译文,但是,这一译文显然也是不可取的,首先是拼音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毫无意义。其次,注释中出现了两个人名Yang Bangyi and Wen Tianxiang,但是,这两个人名如果不作出进一步解释的话也是毫无意义的,外国游客同样无法理解他们是何许人也,因此干脆不译为好。三个译文中,第二个还是比较理想的,Loyal Officials的意思一目了然,就是忠心耿耿的官员,外国游客理解起来不会有任何问题,尤其是Loyal一词用得很贴切,因为一个人忠诚于自己的祖国就是Loyal,相反,第一个译文中的faithful就不可取,因为在英语中,这个单词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忠诚。很显然,这两位被纪念的官员所表现出来的“忠”绝非是他们互相之间的忠诚,而是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忠贞不渝。但是,第二个译文也有一点小问题,那就是Memorial与Temple组合在一起属于词语搭配不当,或者说是概念意义上的混乱,首先,这两个单词在英语中分指不同概念,前者指的是“纪念馆”之类的场所,而后者显然属于宗教信仰中的“寺庙”之含义。虽然我国古代的纪念场所不乏寺庙,如全国各地多处建有的“关公寺”或“关帝庙”,但是,考虑到译文是给外国读者看的,必须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在英语中,“纪念馆”之类的纪念场所就是Memorial,用一个单词足也。memorial用来表示对名人的纪念的场所,在美国众所周知的就是“林肯纪念堂”和“托马斯•杰佛逊纪念堂”等,其相应英文名称分别是Lincoln Memorial和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而我国人皆共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的英文翻译也较多采用Chairman Mao Memorial这一译名。
3.“忠魂亭”的译文也是不一致
作为雨花台风景区的另一著名景点,“忠魂亭”的译文也出现了说法不一。在北门导游图上是Zhonghun Pavilion;群雕前导游图上是Loyal Souls’ Pavilion;而景区功能分布图上则是The Loyal Souls’ Kiosk。第一个译文采用的是汉语拼音加英文单词的组合,但是,其中的汉语拼音Zhonghun在此处不能让外国游客明白其中的含义,因此,这一译文显然不可取。在第三个译文中,Kiosk属于典型的用词不当,因为这个单词在英语中专指街头巷尾出售报纸、饮料和糖果的小摊贩所经营的亭子,使用在这里显然不妥。此译文的译者估计是查了汉英词典之后发现了这个单词,然后没有经过在英汉或者英英词典中的还原确认就直接拿来使用了,从而犯下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相对而言,Pavilion经常用来指中国风格的“亭子”,“凉亭”,因此,用在这里显然是合适的。因此,在上述三种译文中,第二个译文也是相对可取的。
4.“雨花台”也是一名多译
雨花台公园南大门的门票说明示意图中,雨花台被译成了Yuhuatai。如果作为一个地名,用汉语拼音无可厚非,即所谓的地名单一罗马化标准。但是,问题在于,“雨花台”究竟应该采取音译还是意译,目前的情况是混乱而不统一,因为在雨花台景区的另外一些标志中,“雨花台”则是彻头彻尾的意译,用的是Rain Flower Terrace。意译,即所谓的归化翻译,以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为最终目标,翻译的归化喻指翻译过程中把“客籍”的出发语极力纳入归宿语言之籍,即主张译文应以目的语文化或译文作者为归宿,其目的是使译文读者易懂,适应他们的心理习惯。如此说来,意译理应容易让外国游客所理解和接受。可是,问题在于,Rain Flower这一词语组合或者搭配能否真正让外国游客所理解,值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在所有的花卉中显然是不存在Rain Flower这一物种的。其次,Rain Flower Terrace虽然长期以来被南京市旅游主管部门在外宣宣传资料中所采用,但是Terrace在这里恐怕根本就是用词不当。根据《朗曼当代高级英语词典》,Terrace的释义分别如下:1)互相连接的一排房屋;2)餐馆或旅馆外面人们可以坐着吃饭的露天平台;3)足球赛的观众看台;4)屋顶平台;5)梯田,阶地。GOOGLE检索的结果是:相同的一排)排房,排屋, (尤指房屋或餐馆外的)露天平台,阳台, (足球场的)阶梯看台, 梯田;阶地。很显然,上述释义无一适合“雨花台”这一概念。至此我们有理由推测,当初的译者估计是看到英文terrace有“台”的意思,就不假思索拿来使用了。这种不讲究语境就随便选择单词的翻译方法实在是危害不浅,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有一位研究生为他的导师翻译一篇论文摘要,其中有一个词语“后现代”,结果该学生竟然把它翻译成了queen modernism和empress modernism,令人瞠目结舌,因为他显然也是查了汉英词典之后,发现“后”的对应英文单词有queen和empress,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两个英文单词分别指西方的“王后”或“女王”以及我国古代的“皇后”,而在我国语言文字中确实有把“王后”和“皇后”简称“后”的说法。这个研究生看到“后”是queen和empress就照搬不误,显然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其实,虽然雨花台名称的来历有所谓“天降雨花”的传说,但是,从几十年来的实际情况出发,这里的“雨花台”早已演变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地名,因此,其译文自然还是遵循地名翻译的单一罗马化原则采用汉语拼音为妥,就如同著名的钓鱼台国宾馆中的“钓鱼台”并非被翻译为Diaoyu Terrace 而是直接使用拼音Diaoyutai一样。作为旅游景点的雨花台风景名胜区可以翻译为Yuhuatai Scenic Area,而强调其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时使用的名称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就译为Yuhuatai Revolutionary Martyrs Cemetery, 简称Yuhuatai Cemetery,如美国著名的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至于雨花台在历史传说中提到的文化内涵,如果有必要,自然可以在具体的旅游宣传资料中详细说明,也可以在外国游客到达现场之后由导游补充解释即可。另一个例证是,著名的广东黄花岗72烈士陵园就翻译为Huanghuagang Mausoleum of 72 Martyrs或72 Martyrs Mausoleum at Huanghuagang,相信外国友人是很容易理解其意思的,而且也不会看不懂Huanghuagang就是一个地名,这里的“黄花岗”显然全然没有必要意译为Yellow Flower Mound这样的不伦不类译文。此外,从保护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尊重文化多样性角度来说,我们事实上应该发现,来华的外国友人对于一些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传统内涵的词语往往喜欢使用汉语拼音而不是英语译文。行文至此,笔者不由得想到,由新华社江苏分社主办的南京《现代快报》2009年4月28日专门就“雨花台”之英译问题发表了一篇报道,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http://kuaibao.xinhuanet.com/html/2009-04/28/content_69156288.htm。
另外,从近年来日渐引起重视的公示语翻译角度出发,上述景点名称可以归属公示语的范畴,因此对这些名称的翻译不能简单地照搬忠实通顺的翻译原则,而是应该强调信息提供,这时候的翻译只需强调原文的核心内容,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即可,任何过度追求忠实通顺翻译原则的行为或者过分强调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对等而忽视功能对应的翻译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同样,在汉英公示语翻译中,译文并非照搬原文语言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就越好,这样一来只会适得其反,如上述“二忠祠”译文中的Yang Bangyi and Wen Tianxiang就完全没有必要译出,尤其是在一个导向标志之中。
作为南京市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同时作为全国最大的烈士陵园,雨花台风景区及其景点名称究竟应该怎么译,值得南京市旅游主管部门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认真考虑,慎重对待,组织专家来一起献计献策未尝不可。毕竟,同一名称译名的不统一已经造成了事实上的不良影响,如此重要的一个场所内的同一名称出现了多个说法不一的译文一,颇有混淆视听有碍观瞻之嫌,更有影响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的形象之嫌。上述观点仅是管窥之见,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一切友好的坦诚相待的批评指正。
About the author: |
王银泉,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硕士生导师,大学外语部主任。2007年4月由江苏省省委常委集体讨论入选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农业大学133人才培养工程英语学科学术带头人。南京农业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总主持人。1996年获国家留学基金首批资助。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留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并进修研究生核心课程。曾访问英美。迄今为止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和《中国翻译》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文章13篇(依据2006年度CSSCI来源期刊)。主编教材1部,教辅图书1部,参编词典1部,在编专著2部。 |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欢迎大家讨论学术问题,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击和发布一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