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争鸣教授争鸣:再谈古诗词翻译
中国日报网 2017-11-15 14:33
今日,在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网站拜读了苏州大学杜争鸣教授的大作《翻译轻重“神”在先,古典翻译为今人》,很为受益。争鸣教授以如何翻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等诗句名言为例,阐明了一些翻译思路和技巧。他对“Not angling for compliments, I would be content that my integrity fills the universe.”这一译文的评价是“从总体上说,这句话的英文译文明确了轻重,译出了精神实质,很值得广大外语与翻译爱好者学习。”
我基本同意争鸣教授的上述总体判断,但认为上述译文也有两个关键点处理得很不完美甚至有误,现提出来与教授商讨。
我完全同意对诗句译文要由“画论”转为“政论”的宏观大略,我完全同意杜教授文章中对译者把“清气”变通为integrity (清正廉洁) 称之为“正确(改变词义)”的评介,但我绝不能苟同其把译者将“乾坤”转义为the universe的选词也称之为“正确”。(笔者注:杜教授文章此处引述漏了一个定冠词,译文实际上用的是the universe, 两者是有大区别的,按英文词典,the universe就单指宇宙星空,而universe则可用于文学比喻,指“天地,世界,生命”,如my universe等)
一旦用错了the universe, 那与前面的主语integrity和谓语fill相搭配,就有点“怪怪”了(sounds strange,详见微信公众号“外宣微记”文刀君的探讨文章,不止一位英国朋友不约而同地说出了此感觉。)
前面说了integrity的英文转换用得高明。其实,在见到杜教授发文之前,我就提出过绝不能死硬把“清气”译为clear air之类(《华盛顿邮报》把它译为light fragrance“清/淡香”,很有寓意,也是个可行的好选项)。但与教授有所不同的是,我对这个integrity的判断不仅看这单词本身,还得对其“所有格”紧盯不放。故愚以为,my integrity,还有前面主句I would be content中的主语“我(I)”用得欠妥。看原诗,是王冕用了拟人法,给“个个”(见墨梅诗第二行)即朵朵墨梅赋予了生命和灵魂,主语用复数就比第一人称单数好。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这里,他通篇讲话都是代表全党,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引用那诗句也是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主语用We应该比用I更稳妥一些。
对诗句主语的处理,《外宣微记》的“文刀君”提到一位“英国小哥”提议的修订译文:“Not angling for compliments, we just hope that people everywhere will sense our moral integrity.”旅加(拿大)华人学者医生,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词和毛泽东诗词的黎历女士曾将此句翻译为:“They don’t need praise of a good color to shine”。《华盛顿邮报》的译文虽然用了a plum blossom这一单数作主语,但因为用第三人称单数对应“画论”和“政论”的语境均合适,所以完全可以拿it来寓意中国共产党这一集合名词。
另外,主语的处理,我们能否用英文的“无主句”对应诗句原文的“无主”(当然,任何“无主”都是“形无实有”的)?我的一位译友近日提供了一个很好例证。
最后,笔者将几个已收集到的有关“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的中国“民译”和两个西方“媒(体)译”版本列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1、公众号“外宣微记”中提到的“英国小哥”译文:“We just hope that people everywhere will sense our moral integrity.”
2、《华盛顿邮报》译文:“A plum blossom doesn’t need people to praise its nice color, but only wants to fill the universe with its light fragrance.”
愚以为,这两个版本都比杜教授所引用赏析的那个译文版本有高明之处。我自己对前一个译文曾发文高度评价,但认为它仍“稍逊风骚”;后一个毕竟出自头牌美国报章,更为老道。套用杜教授的“画论”和“政论”两词来说,它对应王冕的诗画原语境,非常优美贴切;用来寓意政治也不错。只是它仍沿用了官译“fills the universe”部分,是否容易让西方读者产生“有点骄傲自大”的误读误解?
再说笔者译友圈以及本人的几个建议修订译文:
1、Not angling for compliments, we just hope that our integrity will manifest itself. (此译文由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合作伙伴兼译友、外文局旗下华语教学出版社张乐编辑的电邮整理。一见张编辑提供的关键词manifest itself,我就眼前一亮,并立马联想起汉语成语“不言自明”,还有那更高大上的“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张编不大喜欢用“满宇宙”或者“全世界”一类的词。她认为,只要把“正气满乾坤”的宏大气势翻译出来就好,看来她是在妙用“简略法”。)
2、We do not angle for compliments, only hope our moral integrity will universally be felt. (译者:李松林,北外69届同班同学,曾为国家旅游总局和外交人员服务局翻译,在外交部翻译室供过职,并先后在驻外使馆和常驻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中国代表团任参赞。此译是他回应拙译时提出的建议译文。他用的felt与“英国小哥”的sensed有异曲同工之妙,更可贵的是他善用“转换法”,把“满乾坤”的中文语义用英文副词转换出来了,universally用得颇见功力,这可不是什么“满宇宙”哦。)
3、Never mind viewers say about the color, so long as the fragrance prevails all over. (译者:赵丰猷,Frank Zhao, 旅加华人翻译,学成于老北广,在外交服务局做过使馆翻译,后移居加拿大给移民局等当翻译多年。笔者由衷赞叹此译三大高明处:一是用Never mind…这样的祈使句对应了原诗的“无主句”,躲开了主语是I还是We; 二是用 viewers say生动对应了原诗的“人夸”; 三是用prevails all over对应“满乾坤”,巧妙避开了此处是the universe还是the whole world之争。)
4、She expects no praises for her plain color, but her fragrance spreads hither and thither. (译者:殷国良,老南大68届毕业生,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英语翻译也有不少真知灼见。愚以为,这两行译文,无论对应王冕的“画境”,还是用以引申,对应时下“政论”,均可。而且译文“文味”充足,带有韵律即这两句的BB尾韵,并略显古色古香,丝毫不逊那华盛顿邮报译文,妙哉!当然,若再把美国报纸译文中放在“香”前面的那“light清/淡”修饰词借过来,就更完美。)
5、最后是拙译三则:
(1)“高调版”Not angling for compliments, we just hope that our integrity will help us shine among the forest of nations.
(2) “中调版” Not angling for flattery or exaggeration, we just hope that our integrity will speak for itself in front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3) “低调版” Not craving for kudos, we just hope that our integrity will be witnessed by all.
需鸣谢的是,拙译第二版是在听取了91岁高龄的高中语文教师孙群英的分析意见后再修订的。她认为这“乾坤”应诠释为“人间社会”,于是我最后决定用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社会各界”一词表示“满乾坤”,这样似乎比“满世界”委婉些。
拙译第三版开头的分词状语是参考借鉴了网上一无名氏的墨梅诗英译文,句尾用all则是在收到张编辑邮件后蹦出来的“灵感”,它可能比the whole world灵活委婉。
此外,我在细抠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诗句的前文时注意到,中文是“正所谓”,而英译为“for this is our motto”。 愚以为,现场翻译用“因为这(指下面引文)是我们的座右铭”这样的语义来转换“正所谓”,虽点明了后面引文的精神实质,但这承起转合在语言技巧上却稍显乏力,我以为,在此处翻译中,为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完全可以更体贴周到一些,或忠实直译或增益补充或转换词性,务必在“补充信息”的同时要把“正所谓”给翻译出来。我这里给出两套建议方案,都是在保留现场翻译“for this is our motto”的基础上,紧接其后,加上一句“正如中国一古诗句所言”(just as an ancient Chinese verse says或as indicated by an ancient Chinese verse)。 这样英语受众是不是会明白得多?是不是会减少一点误读误解呢?
总之,笔者愿把上述译文及说明权当薄礼,赠送给教授当讲解翻译技巧(含纠错)的标本或靶标,对此类非官方译文,教授更可放开点评而不应有任何后顾之忧。学生也愿意继续“撸起袖子”再与教授应和并继续倾听领教,拜托!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
作者简介:
龚乃绪,先后在巴航驻华办和瑞士使馆作翻译多年,89年进外交服务局机关,任英语教员,后在局教育培训中心和对外语言文化中心当过主任,还作过局内一大公司的专职党委副书记兼党办主任,有公派赴澳短期进修英语教学法和语言学的学历,有外派去驻美使馆和驻南非德班总领馆作外交官的经历。退休后即返聘,作过运驰翻译公司负责人兼英文审校,现为局刊英文翻译,20多年前评聘为副译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