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六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主战略不动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招商方式,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2012年,全市累计引进境内到位资金2237.4亿元,年均增长44.6%。今年一季度,全市引进项目96个,总投资124.7亿元,实现境内到位资金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招商引资的持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突出产业招商,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立足我市资源、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围绕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矿产资源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轻工纺织、新型建材、文化、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主导产业,成立产业招商组,紧盯国际国内500强、央企、知名民营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产业招商。引进了华电六安电厂及二期60万千万火力发电、首矿大昌、华润双百万吨工程、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墙煌彩铝、伟宏钢构、艾莱依、阳光半岛、保利三江影视城、沃尔玛等一批重大项目,壮大了主导产业,延升了产业链条。2008年以来,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8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4个。引进的亿元以上项目中,涉及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矿山冶金、新兴建材等8大重点产业项目占60%以上。
二、创新招商方式,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坚持领导带队招商。2003年以来,坚持市、县区领导定期带队外出招商,市、县区主要领导定期带队外出招商,召开招商推介会和投资环境说明会,进行宣传推介。二是强化专业招商。2008年-2011年,市直组建了48个招商小组和8个驻外联络处。市直48个招商小组共引进项目近200个,累计引进到位资金102.7亿元。前两批市驻外联络处共引进项目79个,到位资金18.1亿元。2012年,调整成立了装备及汽车零部件等8个产业招商组和1个境外招商组,每个组分别由市领导挂帅,市直有关部门参加,全年引进项目79个,总投资311.5亿元。各县区也纷纷建立了专业招商队伍,目前,全市共有277支招商小组或招商小分队,72个驻外招商联络处或办事处,在全国各地开展招商工作。三是扩大对外交流。先后承办了中国国际羽绒节、2010国际徽商精英(六安)年会、首届中国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客商、商会等来我市考察,加大市情宣传。组织参加徽商大会、中博会、厦洽会、皖粤经贸合作推介会、央企对接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四是推进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与12家省级异地商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13位经济顾问、35位招商顾问,先后成立了六安福建商会、六安浙江商会、六安宁德商会、北京六安商会、上海市安徽商会六安分会,设立了13个六安在外人才协会异地分会,会员规模达5300人,加强沟通联系,寻求合作机会。五是拓展合作招商。与合肥经济圈城市签订合作招商框架协议,统一了合肥经济圈宣传资料,在深圳、江门举办了联合招商推介会。寿县、霍邱县与合肥市建立结对合作招商机制。
三、优化投资环境,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近年来,我市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政策机遇逐步凸显,开发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124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400多家,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新设立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启动了金寨现代产业园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平台支撑体系。寿县、霍邱县列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舒城县、金安区、市开发区列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政府将金寨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大力实施抓金寨促全省政策,多重国家、省级政策叠加。制定实施了六安市本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03年以来,市本级共对2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给予财税、土地、费用等方面的优惠,涉及资金3亿元以上。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功能,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简化审批程序。开展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对市委、市政府议定的重大事项开展跟踪督察,切实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了市、县(区)各级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制度。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投资环境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市”、“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徽商最具投资价值地市”和“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称号。
四、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建立决策推进机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分管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招商引资领导组,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和推进。二是建立招商项目预评审机制。综合评估项目投资强度、产业带动力、市场前景、税收贡献率、节能减排等指标,严把项目准入关。三是完善督查调度制度。坚持招商引资按月调度、统计和定期通报制度。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定期召开招商引资调度会,发布招商动态。市政府督查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线索,推进项目进度。建立项目公示制度,防止假性招商。从2011年开始,对新引进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两个月内公示认定,一经公示,项目引资人等不得变更。四是强化考核奖惩激励。每年对各县区、市直单位招商引资情况进行考评,评选了先进县区和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招商顾问,并予以通报表彰,激发了各单位的招商工作热情。2008年以来,先后认定兑现市直工业项目补助资金1200多万元。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兑现奖惩。
(编辑 马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