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菲
这次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部分美国大学专业的介绍和我们该如何结合理性和感性正确地选择专业。
很多专家类的学位项目(例如医生,律师,药剂师,建筑师等)都要求本科的学位。一些此类的专业性项目有相对应的本科项目,例如医学预科(pre-med)和法律预科(pre-law)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想学的专业,而并不需要完全针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尤其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而进行死板的课程规划。虽然如此,学生还是应该尽早地查看他们今后可能进入的研究生项目或者相关专业领域,例如它们有什么样的入学要求等等。通常,只要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了最基本的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等课程再加上一些实验课,他们就可以进入更专业的领域学习,而本科阶段具体的专业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学生尝试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只要能够保证顺利修完今后需要的专业知识基础即可。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当心为了拿到高“GPA”而专门去选择“简单”的专业,因为很多看上去简单的专业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简单。例如,很多高中生会错认为“东亚研究系”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很简单轻松的专业,但是实际上却不然。因为一所好大学所最注重的是一个人的分析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而并不是一个学生对于一个学科领域有多少预备知识。所以在东亚研究的课堂上,你可能遇到很多那些真正对这个专业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而他们在论文写作上(尤其是西式的学术研究论文)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实力不可小觑。学习东亚研究系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亚洲历史,更要有能力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学习生产出自己的有说服力的有研究成果,并以这样的标准来和英语为母语的人竞争高下。
另外的例子包括很多中国学生以为自己可以轻松地拿下美国大学的数学课程,因为惯性地觉得通过了中式初中高中的理科教育,我们的数学水平远远地超出了美国同龄学生的数学水平,所以很多中国学生甚至没有认真考虑其他的因素而仅仅是抱着轻松取得高GPA的目的在美国大学阶段选择了数学专业学习。可事实上,这样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草率决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反映出它的负面效果。我曾经认识的一个学生就是抱着轻松拿高分的心态在一进入美国的大学时就选择了数学专业,可是上了两个学期的基础数学课进入更高阶的数学课程后就逐渐感觉吃不消了。如果说之前(初中高中在国内学的数学知识)能够吃的老本在在开始的两三节数学课上还能发挥作用,那么在更高级更有针对性的数学课题学习中基本上就完全起不了任何显著的帮助了。而因为这个学生本身对数学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在需要他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的数学课上,他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最终导致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也终于让他意识到没有什么专业是可以轻轻松松拿高分的。如果对于所选的专业没有热情,无法付诸于行动和努力,就算是那些看上去再简单的专业也会成为让人头疼的拦路虎。有了这个教训后他最终选择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音乐专业。
大学的专业选择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来决定我们选择的专业的价值。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虽然现在绝大多数人的价值标准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的。毫无疑问,在现实竞争如此残酷的社会里,市场的因素需要被囊括进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考虑中。但是无论何时,学习最重要的目的都不是去迎合外界,而是去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需求,让自己通过学习而获得快乐和力量。这一点,大概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一直以来想要传达的理念之一。
相关文章:
我要看更多专栏文章作者简介:
刘菲,出生于中国陕西。留学服务网络尚友公司(www.sharewithu.com)业务拓展高级经理。本科就读于耶鲁大学戏剧专业,期间获得多项国家级、州级、校级写作奖励。毕业后在全美各地进行写作创作,并有多部戏剧上演。随后返回中国开启寻根之旅,曾在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担任讲师。现任北京耶鲁校友会财务主管。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陈丹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