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地球人可以和依照自己的外貌制作的“阿凡达”连接起来,控制“阿凡达”的行动。“阿凡达”类似于将地球人克隆,生活在潘多拉的外星人。科幻电影中,克隆人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克隆人:科幻电影中的未来
1918年,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出版了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堪称科幻之先河,小说中展示了复制人类的可能性。之后,科幻电影中反复使用的一个题材便是—克隆人。
科幻题材是好莱坞大导演永远演绎不完的一个主题,科学进步和发展又为幻想提供了科学和理论基础。有关克隆人的影片已有不少了。如施瓦辛格主演的《第六日》(The 6th Day),片中描述了一个可怕的图景:在10年后的未来,有人制造了很多“空白人”,把任何一个人的外表特征和记忆注入一个“空白人”体,空白人就会成为人类的完美的复制品。这一技术无疑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克隆人技术。
影片《天赐灵婴》(Godsend,又译《上帝恩赐》)有一段描写克隆的过程,威尔斯医生利用已死去的孩子的基因进行克隆,复制出新生命。而著名的影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新新人类利用机器人小男孩手中的一缕母亲的头发进行克隆,等等。
在这些电影中,故事角度和着眼点虽然都不在克隆这一技术本身,但从故事的结局来看,显然认为克隆技术已不成为问题了。而在现实中,克隆人真的会实现吗?
应该说,从技术角度上看,由于克隆羊的成功,克隆人的可行性向现实性迈进了一步。继1997年克隆羊之后,先后又有克隆猪、克隆牛等等克隆动物的问世。1998年由胚胎核细胞的核转移技术产生的克隆猴泰特拉(灵长类动物,与人接近)的诞生又一次向人们证实了克隆人的可能。
然而,由克隆动物到克隆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就已经相当低,克隆动物伴有种种危险,如早衰、发育异常、胚胎的功能失调,呼吸困难、循环问题、后代体积过大等后代综合病症,还有一些未知的异常表现。技术上的不成熟将直接威胁克隆人的生命。2003年的情人节之日,多利羊病逝了。临死时,多利虽年仅六岁却已老态龙钟,被人们称为“穿着新装的老羊”。多利的早死让人们不得不怀疑克隆技术能否成功应用于人类。
但是针对克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科学家探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科学家对提高胚胎质量进行实验,发现人体身上并不是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用来克隆。在克隆之前,需要进行体细胞检查。改变以往认为任何一个体细胞都可以进行克隆的说法。
科学家还对克隆方法进一步改进,他们采用化学激活卵细胞的方法代替电激活技术,这一方法有更多好处,使卵细胞不易遭受损害,容易与细胞核形成胚胎。
胚胎形成之后的发育条件和控制机制,以及适当的筛选方法等等也是近几年科学家着重做的实验。技术发展的初期,成功率不高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因技术而造成的克隆低成功率是可以克服的。
到如今,克隆技术已在现实中应用起来,当然这种应用并没有应用到人类自身。影片《第六日》中施瓦辛格所扮演的反克隆人士,在面对心爱的小狗患绝症的死亡之际,不得不同意了将爱犬克隆。克隆爱犬已不再电影中的科幻了,2002年在美国就成立了一家公司“遗传储存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为客户提供复制宠物服务。(来源:《文景》 作者:许苏葵)
考考你
1.放松身体,脑袋清空。
2.感到眩晕了吗?
3.不然你期望能看到谁啊,你这白痴!
4.大家静下来,熄灯啦!
Avatar《阿凡达》精讲之一参考答案
1. I just say whatever to the video log?
2. Here she is, Cinderella back from the ball.
3. They're just pissing on us with out even a courtesy of calling it rain.
4. He has no business sticking his nose in my department.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电影回顾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编辑: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