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网 漫画网 爱新闻iNews 翻译论坛
中国网站品牌栏目(频道)
当前位置: Language Tips> 译通四海> 专家点评

略论翻译中的人称泛指及汉语句式问题

[ 2010-10-27 08:59]     字号 [] [] []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略论翻译中的人称泛指及汉语句式问题

 张明权

本期点评专家:张明权

译题一:Is gossip good for you?

"If you can't say something good about someone, sit right here by me," Alice Roosevelt Longworth, a self-proclaimed "hedonist," used to say. But it seems the greater pleasure comes from more temperate gossip.

New research finds that gossiping can be good for you - as long as you have something nice to say.

In a presentation in September, Jennifer Cole, a social psychologist, and Hannah Scrivener reported results from two related studies, both of which demonstrate that it's in one's self-interest to say "So-and-so's second husband is adorable" rather than "She married that lout?"

参考译文:

八卦岂无益?

Alice Roosevelt Longworth自称“快乐至上的人”,她的名言是:“你要不会说人好话,干脆什么也别说。”然而适度的八卦似乎能给人更大的快乐。

新的研究表明,只要说的是好话,八卦也能变好事。

在九月的一次会议发言上,社会心理学家Jennifer Cole与学者Hannah Scrivener引用的两项相关研究成果一致证明:同样是八卦,夸奖别人二婚丈夫“可爱”,比骂人家“猪头”,更利自己身心健康。

虽然英汉语言在人称代词的数量上差异不大,但在具体文本中,代词的使用却存在很大差异。英汉对比研究表明:“英语倾向于多用代词,特别是人称代词,汉语倾向于重复名称、人名或称谓,避免在容易混淆的上下文中交替地使用不同的人称代词(刘宓庆语)。”因此,在英译汉时,不恰当的套用英语的代词,容易造成译文的拖沓、累赘,不利于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学界对英语代词汉译的关注,多集中在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汉译处理上,对其他人称代词的翻译问题,特别是英语第二人称you做泛指代词使用的研究很不够。然而,在很多英语文本中,第二人称代词you经常用做泛指代词,特别是在非正式文体中,you(偶然使用we或they)常常作为泛指代词代替one或者与其交互使用,初学翻译的人对此往往缺少关注,带来译文拖泥带水、句式生硬、思想表达不畅等问题。

本期译题一和二中,多次使用了you, one, we等泛指代词,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尽量考虑省略,这样译文才能顺畅地道,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必须说明的是,这样处理并非反对翻译中的异化手段,翻译异化处理的目的一般局限于向目的语文本输入实义词汇,作为功能词的代词的输入是很少见的,即便是现代汉语模仿欧洲语言创制代词“她”和“妳”,也不涉及文本中代词的使用数量问题。

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这段文字也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一个原因是Alice Roosevelt Longworth的引言中的say something good不是教人“八卦”,是教人不会说好话就保持沉默,文中sit right here by me的意思是“坐到我身边来,别乱说话”,这也可以从引言的另一个版本中看出(If you can't say something good about someone, don't say anything at all)。正因为如此,下文才使用了转折词but,目的是引入本文探讨的话题,“适度的八卦是有益的事情”。

说实在的,Alice按今天的标准就是一个“腐女”,她是老罗斯福总统的长女,长期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说起话来也是口无遮拦,所以她说这句话充满了反讽,请看她另外的雷人话语:My father always wanted to be the corpse at every funeral, the bride at every wedding and the baby at every christening.

在词汇方面,首先gossip一词的翻译多种多样,这里涉及词义的褒贬问题,译者需做出慎重选择。实际上,gossip一词同时具有贬义和中性两种语义色彩,这也是很多英语单词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是想改变人们认为gossip总是坏事的观点,gossip的词义最初是偏贬义的,后来则趋于中性,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开始翻译成“八卦”是合适的,在下文则可以随着讨论的深入,根据对其褒贬色彩的限定,选择“闲聊”来对译也是可以的。在翻译第三段时,我们遇到了一个“管辖”的问题,原文Jennifer Cole, a social psychologist, and Hannah Scrivener中a social psychologist作为Jennifer Cole的同位语,翻译时需要前移,然而这样很容易造成读者误解“社会心理学家”同时修饰两个人,笔者在翻译时在Hannah Scrivener的名字前面添加了定语“学者”,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比翻译成“一位名为珍妮弗•科尔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汉娜•斯克里温纳”在句式上更加平衡。

最后说一下短语in one's self-interest,在这里的意思是“对某人有利”,而不是出于“自私的目的”的意思,例如:One may want a cigarette, but it is not in one's self-interest to smoke. 我们还可以说in one's best interest(对某人最有利),这里网友的误解也不少。

译题二:How to make peace with money

Do you hate thinking about money? Even those that aren't living in financial distress can have an uncomfortable relationship with money. It's common to feel like it's not nice to think about money or that everyone has a good handle on it except for you.

The truth is money is a tool and we all have to decide how we will use it. You will be able to make better decisions about money if you can get to a place where you can think about in a matter of fact way instead of avoiding the subject or making all of your decisions based on feelings of guilt or shame.

参考译文:

善用金钱有良策

金钱惹人恼,就算不为金钱谋,金钱的事情也能整得人七荤八素。人们通常的感觉是,一心想钱很不爽,唯有自己为钱忙。

事实上,金钱是工具,关键要看怎么用。若要善用金钱,必须认认真真思考、实事求是面对,一不回避金钱问题,二不因其羞愧、负罪。

关于本译题中的泛指代词you和we,参考译题一的论述。不过我们这里引一篇网友的翻译作为对照(我标出了其中使用的代词):

讨厌心里想着钱吗?甚至对于那些并非生活在财政危机中的人来说,也会和钱有种不快的联系。不提钱会更好,似乎除了你以外,大家对钱都有一种解决之道,以上感觉很普遍。事实上,钱是个工具,我们得考虑怎样使用它。假如能够基于现实问题来思考,而不是回避,也不只是出于主观感受对钱存有内疚、羞愧感,就能对钱做出最好的处置。

该译题中的词汇比较简单,大致不会造成翻译错误,所以这里不再点评。然而,我们看看句子的问题。英语喜欢嵌套复句,汉语喜欢松散的小句,那么我们的译文做到了吗?实际上,在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模仿欧洲语言的句式,这也是翻译常常使用的,汉语自身生动活泼的句式却往往被忽略。在学术著作的翻译中,为了使逻辑清晰,论证严密,适当借用欧洲语言的句式丰富汉语的表现力,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如果连文学作品和通俗读物也照搬外语的句式,那就是不可取的了(笔者此前的翻译,也曾受到这一风格的影响,所以写在这里的话也是对自己的戒勉)。

译题三:Asian Games torch relay begins in Beijing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 launched the Asian Games torch relay in central Beijing Tuesday, kicking off a 21-city nationwide trek that will end in Guangzhou for the start of the event on November 12.

Hu handed the Games flame to the first of 2,010 torch bearers at an elaborate and colourful ceremony outside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the capital.

"The torch rela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ild-up to the Games which spreads the Olympic spirit as well as the message of peace and friendship to Asia and even the world," the Games organising committee said in a statement.

参考译文:

亚运火炬传递今天在北京启动

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启动了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火炬接力途径全国21个城市,将于11月12日抵达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

在北京天坛公园精心设计、五彩缤纷的火炬接力仪式现场,胡主席将火炬传递给亚运会第一名火炬手。

亚组委在声明中说:“火炬接力是亚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亚洲及世界传递着奥林匹克精神,也传递着和平及友谊。”

译题三是新闻翻译,注意做到语气“客观”。再者,报道中国的英语新闻汉译,接近于回译,虽不一定有(汉语)原文,但可以假设有此原文,这样考量此类新闻汉译,才能译出最贴近汉语新闻风格的译文。当然,如果是外电报道,需要刻意保留外文的叙事方式,则适合直译,《参考消息》往往会采用这种翻译方式。

第一段中central Beijing中的central可以省译,那是写英语新闻时添加上的解释性词语,中国人都知道天坛是在北京的中心地带。“That will end in Guangzhou for the start of the event on November 12”容易出现的翻译错误是不够准确,火炬按设计好的路线传递,最终应准时送入开幕式现场,有一些网友更是误译为“火炬传递11月12日开始”,这是应该引以为戒的错误。有一些新闻写作的习惯问题,中国人不关注星期几,往往关注日期,所以本则新闻中的Tuesday可以翻译成“今日”。至于trek一词,意指“艰难历程”,在汉语中似乎不需要直译,对中国人来讲,亚运火炬传递不是什么艰难的历程,是每个参与者的光荣。Build-up兼有“宣传”和“事前准备”的双重含义,在汉语中并没有合适的词语可以代替,所以干脆省去不译。最后,Hu不要简单地翻译成“胡”,根据习惯,要翻译成“胡主席”或“胡锦涛主席”。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欢迎大家讨论学术问题,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击和发布一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更多文章

“秒杀”时代的翻译

笔底烟霞总关情——略谈翻译中的情感表达

翻译中的明晰化倾向

略论翻译中的风格一致性

翻译切忌照搬原文

翻译中的归化

翻译是一件细活

注重对原文整体上的把握

译者也要深刻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

翻译中如何做到准确到位?

范式与翻译

翻译中的融会贯通

翻译过程中不得已的舍弃

不要被术语和修饰语吓倒

翻译“爱”新鲜

英译汉 真的译成汉语了吗?

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

翻译中的勘误与隐喻“取舍”

点击进入译点通

专家简介:

张明权,安徽省固镇县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上外博士课程班进修。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两部,发表其他文章20余篇,有大量翻译实践经验,翻译总字数接近200万。Email: mqzhang@ujs.edu.cn。

(作者:张明权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编辑:Julie)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关注和订阅

人气排行

翻译服务

中国日报网翻译工作室

我们提供:媒体、文化、财经法律等专业领域的中英互译服务
电话:010-84883468
邮件:translat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