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网 漫画网 爱新闻iNews 翻译论坛
中国网站品牌栏目(频道)
当前位置: Language Tips> 译通四海> 专家点评

翻译中的明晰化倾向

[ 2010-09-20 10:48]     字号 [] [] []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翻译中的明晰化倾向

 张明权

本期点评专家:张明权

译题一:别让零碎长假打乱你的生物钟

不论是打算宅7天,还是计划出游16天,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最怕的就是长假结束回不到"上班"的状态,有人还会被"假期综合征"缠上。作为混迹职业江湖的老手,对于"假期综合征",网友们各自都有应对的高招。 有网友说,10月7日和10日可以特意安排作为休息日,在家好好调整一下,睡个大懒觉,这样正好可以收收心,准备投入工作。其实可以将假期最后一天留做"缓冲",做些轻松的事,帮助自己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参考译文:

Piecemeal holidays may upset your biological clock

To the employees who will either stay indoors for 7 days(during China's National Day holidays)or take a trip for 16 days (by piecing together holidays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nd the National Day), the worst thing to dread is to find themselves unready for work after the vacation is over. Some even come down with a "vacation syndrome". However, to cope with this syndrome, netizens who have been old hands at work each come up with an excellent idea. Some netizen says that he (perhaps she) will keep October 7 and 10 specially for a good rest and renewal of energy at home, when he may take a sound sleep, forget about the vacation and get prepared for the workdays to come. Actually the vacationer saves the last day of a vacation for some leisure to "tide him or her over" until he or she goes back to work energetically.

翻译通过使用解释性手段,使得译文比原文在表达上更清楚,这种现象称为翻译中的明晰化倾向。当然,并非所有的译文都需要附加解释性文字,但总体上译文都比原文更明晰,因为经过翻译我们的目的也是让信息的交流更流畅。当然,对于文学翻译而言,使用解释性手段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文学表现的陌生化要求。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从而使译文既能顺畅的传递信息,又能保持其文学色彩。在翻译中,也有一些解释手段的使用是基于原文的表达不够清楚的原则上,比如在这第一段文字中,“零碎的长假”就是个不清不楚的概念,“长假”应该是一个延续的假期,它又怎么会零碎了呢,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必须把这些概念更加明晰化,而不可一如原文那样不清不白,这样翻译也就会诉诸于解释性语言。另外,原文是给中国人看的,我们知道事情的原委,译文的读者就不那么清楚了,所以括号内的解释是必要的。

翻译上有词汇、语法的问题,也有整体处理的问题,这里人称的统一也是一个很讨厌的问题,笔者的译文中标题中用了第二人称,正文中用了第三人称,没有严格统一的原因也是考虑到文字的口语化色彩,不想使其过于刻板。一般来说,文本内叙述最好保持人称的一致性,否则叙述就容易混乱。另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是最后一句中所提到的“其实可以”,接上文看可以理解为网友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笔者使用了肯定的语气,而舍弃了表示不确定意义的情态动词may,而“缓冲”的意思是让一个人缓慢地从休假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直译成buffer在句式上很难把后面部分融入一个句子中。

下面回头分析词汇和一些语法问题。首先是网络上流行的“宅”字,有不少文章已经谈到宅男、宅女的翻译,英语中有一个对应的词是indoorsman,英文解释是a person who spends considerable time in indoor pursuits, such as computing, sleeping and watching sports on television,所以这里“宅在家里”可以翻译成stay indoors,不少网友翻译成了stay at home,对比性不强,与indoorsman这个词的契合度也不够。“假期综合症”并不难翻译,用vacation syndrome,只是“被假期综合症”缠上,在翻译的时候要费点心思,因为这里使用了疾病的比喻,动词也要与之配合,笔者选用come down with还考虑到与后面的come up with相配合。下面的“混迹职业江湖的老手”中的“江湖”这个词实在不好翻译,在这里因为含有戏谑的成分,所以在把“老手”翻译成old hands之后,也就作罢了。

至于错误方面,有的网友直译太严重,产生了包括no matter…or…在内的这些老毛病。特别要注意“作为混迹职业江湖的老手”中,汉语所表达的数量,是指一些老手,而“网友们”也是这些老手们,因此应该翻译成netizens who have been old hands at work,很多网友的翻译中看起来他们是两拨互不相干的人,connie1990的理解是正确的。

译题二:语文教材“换血”引热议

近日,关于各地高中语文教材"大换血"的讨论甚是热闹,因其中涉及的鲁迅作品较多,被称为"鲁迅大撤退"。对此,外界观点可谓针锋相对。支持者认为新时期作家的作品更具当下价值,反对者则担心青少年在上语文课时缺失人文理想。网友的质疑声也不断,很多网友认为,删除大量经典作品无论对于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利,不过,也有相当部分网友力挺改革。

参考译文(部分借用MonsiurMais的译文):

Contention over the "reshuffling of textbooks" in China

Recently controversy heats up over the "overall renewal of textbooks" in Chinese lessons for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reform metaphorically described as the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Chinese language that mainly involves deleting works by Lu Xun, one of the most famous modern Chinese writers, is dubbed by some as "the Great Retreat of Lu Xun". Public opinion is sharply divided on the issue. Those for the reform believe that the works by contemporary writers better conform to the current social values, whereas the dissenters fear that the "renewal" may bring down the humanist ideal of the youth traditionally inculcated through the Chinese lessons. The fuss is fueled by incessant doubts from netizens, many of whom are convinced that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ll be undermined by the aggressive removal of classics. However, there are netizens well grounded in their support for this action.

参与这段文字翻译的网友很多,也产生了几种比较好的译文,比如MonsiurMais、蓝咪咪、Judycat等网友的翻译就很好。在解释性翻译上,不少网友也做得不错,比如对鲁迅身份的介绍。笔者在翻译“支持者认为新时期作家的作品更具当下价值,反对者则担心青少年在上语文课时缺失人文理想”一句时,也使用了解释性方法,添加了一部分信息。再就是在对“换血”一词原文意象,MonsiurMais等网友也给予了解释,然而由于“换血”这个比喻在英语中并没有相应的隐喻意义,所以文中使用了an overall renewal of textbooks来行文讨论。“鲁迅大撤退”使人想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所以直译为the Great Retreat of Lu Xun。在词语方面,“针锋相对”这个汉语成语的翻译差异比较大,包括:opposite viewpoints, tit-for-tat opinions, sharply divided opinion等,笔者觉得tit for tat的语义色彩含贬义,不是很合适。再就是pros and cons和opposite viewpoints就还不够强烈。至于“人文理想”,网友的翻译不一而足,主要是围绕humanitarian, humanistic以及humanist展开,考虑国内对人文主义的理解,humanist ideal最合适,这个词涵盖最广,包括我们常说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思想,也有网友使用了humane这个词,意思是“仁爱的”,在这里不合适。“力挺”就是“坚决支持的”的意思,MonsiurMais的stout supporters的翻译仍然是最传神的,或者我们也可以用staunch这个词。

译题三:不做职场“橡皮人”

《橡皮人》是王朔的一部中篇小说,原指一群迷失自我的年轻人。近年来,职场"橡皮人"一词被拿来形容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最糟糕的员工,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于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感和荣誉感。

参考译文:

Employees say no to "Rubber Man"

By his novella Rubber Man, Wang Shuo, a popular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 portrayed a lost generation in China. Now in the workplace Rubber Man is employed to depict some employees—the worst employees who don't have nerves, pains, efficiency, or reaction. As sheer rubber-made persons, they refuse to embrace any new things or ideas, turn completely senseless to praise or criticism, and have no sense of honor or shame.

这篇文字中出现了一个书名,且《橡皮人》在国外并没有合适的对应形象,笔者没有看过这部小说,根据介绍“橡皮人”有点像Sinclair Lewis小说Babbitt中的主人公,不过只是部分像,因此并不可以套用,况且套用也违背了文学的陌生化原则。最近网上流行一个视频叫Rubber Johnny,塑造的是一个被关在地下室的类似变形金刚的、恐怖的儿童人物形象;再者就是Rubber Man这个游戏人物,本身是由彩色橡胶片制成,虽然跟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不契合,但考虑到直译是最后的手段,这里权且直译过去,相信英语读者也能够理解作者这里塑造的人物形象。对于“迷失自我”这个词组的翻译,大部分网友都翻译成了lose themselves,有一两个网友使用了disoriented young people,笔者联想到美国“迷惘的一代”,采取了意译的手段。“没有神经,没有痛感”中的“神经”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有引申的意义,但仔细分析在这里就是取其本义,这样也就不难翻译了。不过这里有网友把四个没有翻译成了四个形容词,这样远离本义反而不可取。“整个人就像橡皮做成的”这句话也不难翻译,不过在句式处理上要注意,笔者把它处理成了介词短语作状语,倒是后面的“不接受”可以翻译的灵活一些。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欢迎大家讨论学术问题,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击和发布一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更多文章

略论翻译中的风格一致性

翻译切忌照搬原文

翻译中的归化

翻译是一件细活

注重对原文整体上的把握

译者也要深刻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

翻译中如何做到准确到位?

范式与翻译

翻译中的融会贯通

翻译过程中不得已的舍弃

不要被术语和修饰语吓倒

翻译“爱”新鲜

英译汉 真的译成汉语了吗?

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

翻译中的勘误与隐喻“取舍”

英译汉时不要掉入理解的陷阱

翻译语言同样可以生动形象

点击进入译点通

专家简介:

张明权,安徽省固镇县人,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上外博士课程班进修。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译著两部,发表其他文章20余篇,有大量翻译实践经验,翻译总字数接近200万。Email: mqzhang@ujs.edu.cn。

(作者:张明权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编辑:Julie)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关注和订阅

人气排行

翻译服务

中国日报网翻译工作室

我们提供:媒体、文化、财经法律等专业领域的中英互译服务
电话:010-84883468
邮件:translat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