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网 漫画网 爱新闻iNews 翻译论坛
中国网站品牌栏目(频道)
当前位置: Language Tips> 译通四海> 专家点评

翻译中的归化

[ 2010-09-02 17:00]     字号 [] [] []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翻译中的归化

 顾国平

本期点评专家:顾国平

译题一:Man's Need For 'Me Time' Casts A Pall On 'Us Time'

I have been dating "Kate" for a year. She's caring and down-to-earth. We have so much in common, and time goes by quickly when we're together.

That's why, when a new job brought Kate closer to my place, I told her she could stay with me, so her commute would be less stressful while she gets used to the job and learns her way around. I enjoy making us dinner, since I get home two hours before she does.

After being single and living alone for six years, I want a relationship. Maybe in the future I'll want her to move in with me. We spend weeknights together and go out as a couple every weekend. But I also like "my time" and "my night out."

参考译文:

男性需要“个人时间”,“二人世界”乌云密布

我和凯特交往有一年了。她很有责任心,又讲求实际。我们志趣相投,和她在一起时,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正因如此,当凯特找到一份离我家很近的工作后,我告诉她可以住在我这儿。这样,她每天就不需为上班来回奔波,便于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熟悉新环境。我比她早两个小时回家,我也乐意为我们俩准备晚餐。经过了六年的单身独居生活后,我渴望一份稳定的感情。或许不久后我会让她搬过来和我一起住。那样我们就能一起共度每个夜晚,周末像夫妻那样外出。但同时,我也很希望能有个人的时间,希望有的晚上能独自出去。

这段文字讲的是一位男士在“单人世界”和“两人世界”之间的纠结心态。从语言本身来说,应该是近段时间来我们遇到的最简单的文字了。看了网友的翻译,印象是部分网友对这段文字中的时空关系有些迷惑。这两口子到底是否住在一起了?!这就需要追溯原文。这段文字出现在网上类似“情感求助”类的栏目中,是一位男士向栏目主持人倾诉自己的问题并寻求帮助。他既渴望同新女友生活在一起的两人世界,却又想保留单身生活的部分自由。了解这些后,就基本不会产生时空上的误解了:这两口子还没住到一起,男的提出了邀请,却又担心对方搬过来后可能影响单身自由。就语言来说,只谈两点。第一是标题,应该是文中最值得推敲的部分了。首先看短语“cast a pall”,相当于“cast a shadow”,是留下阴影、造成不良影响或冲击的意思,可根据上下文选择意思相近的词。其次是“Me Time”和“Us Time”的处理。网友们有直译的,也有通过搜寻汉语习惯表达套译的,从意思传达上两者皆可。网友Villa的处理让人眼前一亮:“男性需要‘个人时间’,‘情侣时间’乌云密布。”上面的参考译文是本人借花献佛,只稍作了改动。第二,关于短语“learns one's way around”,它在意思上其实是前面“gets used to the job”的重复,两者在一起处理成“适应工作,熟悉环境”即可。有网友在理解时将该短语拆开,过于抠“way”,翻成“记忆周围的道路”,显得过犹不及了。

译题二:How to Deal With a Narcissist

In "Emotional Freedom" I describe how to recognize a narcissist. Here are some ways: Their motto is "Me first!" Everything's all about them. They have a grandiose sense of self-importance and entitlement, crave admiration and attention. A legend in their own mind, the world is reflected in their image. They'll corner you at a party, recount their life saga. Some narcissists are unlikable, flagrant egotists. Others can be charming, intelligent, caring -- that is, until their guru-status is threatened. When you stop stroking their ego or beg to disagree, they can turn on you and become punishing. Once you catch onto this pattern, a narcissist seems about as charming as a banana peel.

参考译文:

如何与自恋者相处

在《情绪自由》(Emotional Freedom)一书中,我描述了如何识别自恋者的方法,举例如下:自恋者信奉“唯我独尊”——事事都得以他们为中心;他们自视甚高,极度渴望他人的赞赏与关注。整个世界在他们心中也只不过是一部映衬和谱写自我的传奇。聚会上,他们会逮住你不放,滔滔不绝,反复讲述他们的 “英雄事迹”。一些自恋者令人生厌,是彻头彻尾的自我中心主义者。而有些自恋者也可能聪明可爱,富有爱心——当然,条件是他们的“领袖”地位不受威胁。若你不再奉承或试图表达不同观点,他们可能马上会矛头一转,与你为难。当你清楚了自恋者的一般特点后,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挺可爱,遇到了虽让人尴尬,却也无伤大雅。

这一段文字语言非常优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自恋者的主要特点。其中,像grandiose sense,crave,corner,life saga, guru-status等词尤其精妙,自恋者们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步步紧逼的形象跃然纸上。另外“beg to disagree”中的beg也尤为到位,表现了在自恋者趾高气扬的气场的威逼下他人是多么被动和渺小。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网友Simpletom,翻译这段文字时修改了4稿,而且确实一次比一次好,这种对“更好”的追求在翻译练习中值得提倡。下面就网友误译较多的两个地方以及最后一句中“as charming as a banana peel”所涉及的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问题谈一下。第一,关于“corner”,网友有误译,比如翻成“拉帮结派”、“让你在其他朋友当中左右为难”,也有过于拘泥于其字面意思,翻译成“把你逼到一个角落里”、“让你置身于角落”、“在晚会某个角落”、“把你逼到墙角”等。其实,corner作动词时,一般多取“像把…逼到角落”的引申义,译为“逼(迫)着…”即可,网友中不少人处理成“拦住/逮住你不放,逼你听…”都是很好的翻译。第二,“stroking their ego”也有部分的误译,几位网友取了stroke“打击”的意思,翻译成“打击到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恋”等,其实要是完整地看这句话,把其前面的“stop”放进来后,就会发现这一处理是有语义逻辑的矛盾的。Stroke一词这里应取其“轻抚、抚摸”之义,整个短语(“抚摸对方的自尊”)处理成“处处顺着他”或“奉承”等就可以。这里再给有兴趣的网友提供一个stroke one's ego的近义词:massage one's ego,也是常用的表达。最后,从大家的翻译中能明显看出来,这段文字最费脑筋的地方是最后的“香蕉皮”一词。这里涉及英语文化现象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的问题。简单说来,异化就是翻译中保持原文中文化现象的本来面目,而归化则是要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选用贴近汉语言文化的文字。网友们的译文五花八门,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译文:“像香蕉皮一样迷人/可爱/有魅力”、“犹如香蕉皮一样令人讨厌”、“像香蕉皮一样容易对付”、“跟香蕉皮一样粘人”、“像喜剧演员一样迷人”,这些翻译的问题是都没有解决香蕉皮是什么、为什么自恋者像香蕉皮的问题。Banana skin/peel一词除了实物意义上的“香蕉皮”的意思外,在习语或俚语中还有“something unforeseen that causes difficulty and embarrassment”的意思,是从人不小心踩上香蕉皮而摔倒从而引起难堪这一意思引申过来的。在英美,踩香蕉皮摔倒是一个很具喜剧效果的动作,在很多搞笑片中都屡试不爽,因此几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而“香蕉皮”一词也由此获得了我们汉语中没有的引申义。上述例举的翻译都属于简单的异化处理,当然翻译理论界确有人推崇这种方法,但问题也很明显,让汉语读者如坠云里,不知所云。因此,即使坚持用异化法,也最好是做些补译,以作说明。对香蕉皮一词考虑最深入的非上面提到的四易其稿的Simpletom网友莫属,其处理如下:“好比香蕉皮, 当其未剥, 煞是诱人, 弃之于路, 则必小心绕过!”从方法上说,这是异化归化结合法。该网友的理解也颇有见地,语言表达水平也很优美,要说问题的话,在于进行归化处理时对英美文化中“香蕉皮”一词原本意思的理解尚有偏颇。这里我个人还是推荐用异化归化结合法或归化法,两种方法我都做了试译,供大家参考:1,结合法:“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挺可爱,就像地上的香蕉皮,踩上了可能让你摔跤,但摔了也无妨,一笑了之即可。”2,归化法:“你会发现他们其实也挺可爱,遇到了虽让人尴尬,却也无伤大雅。”很明显,参考译文中我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最后也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向Simpletom网友学习,继续推敲译文,提供更好的翻译。

译题三:Twitter, email, texts: we don't talk any more!

It's 7.28 am and I crack open my laptop and take a crafty peek at my email. I'm not yet out of bed but it's a simple task to reach across the duvet and pull my MacBook towards me. Emails checked, I click on to my Facebook page, in case I'm missing anything. That's when I notice my 13-year-old son (and FB friend) is online and doing exactly the same thing. "Get off the damned computer and go downstairs for breakfast. NOW!!!!" I message. Frantic footsteps rush past my bedroom door. What has happened to my family? We're in danger of never speaking to one another again ...

参考译文:

推特,电邮,短信:我们不再交谈

清晨7点28分。我打开笔记本电脑,瞥了一眼邮件。虽然我还没起床,但从被子上方拉过苹果电脑并不费事。看完邮件,我登录到脸谱网页,可不能错过什么事。刚登录,我就发现我13岁的儿子(也是我的脸谱好友)跟我一样在线。 “放下该死的电脑,下楼吃早饭!马上!”我发了信息。卧室门口传来一阵忙乱的脚步声,一闪而过。我们家怎么了?我们是否不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又是一段很有意思、戏剧性很强的文字。随着现代通讯方式闯入家庭,不少人担心家人间面对面交流的传统会受到冲击。作者从一大早和自己的儿子在脸谱网上的遭遇开始,引出对该问题的思考。同第一段文字类似,此处语言不难,重要的是要将文字中戏剧性的味道翻出来,大家都完成得不错。就语言来看,可说的点不多。第一句中的“crack open”和 “take a crafty peek at”很有特点,都是作者清晨刚醒、睡眼朦胧时的动作。Crack open说明开机时是发出些声响的,有网友翻成“砰地一声/啪的一声打开”确实符合原意,只是声音到底有多大确实是个问题。参考译文中做了简化处理,略去了发声的细节。而take a peek at只是说作者看了一眼,看看有没有邮件;有几位网友的译文中说此时就查阅或浏览了邮件,与原文有出入,下文所说的“Emails checked”才是这一层意思。此外,“Frantic footsteps rush past my bedroom door”应该是最有戏剧性、最让人忍俊不禁的一句。儿子一大早在网上被老妈撞着,那种狼狈与惊慌的样子展现得淋漓尽致。为表现这种惊慌,参考译文中也做了些夸张处理,用了“一闪而过”来表明儿子跑过老妈卧室门口时的速度之快。最后,关于作者给儿子发的信息中“damned”一词的处理,我们到目前为止的翻译文字中一般很少有骂人或爆粗口的。绝大部分网友都翻成“该死的”,比较适合家庭中家长教训孩子时的语境和氛围的;此外,有网友翻成“那破电脑”也是挺好的。之所以要提这个词,是因为有一位网友翻译成了“TM的”,有些过了,一般家长应该对孩子是不会用这么粗的语言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欢迎大家讨论学术问题,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击和发布一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更多文章

注重对原文整体上的把握

翻译是一件细活

译者也要深刻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

词义的推敲与选择

翻译的关键—追溯并吃透上下文

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

翻译中的勘误与隐喻“取舍”

英译汉时不要掉入理解的陷阱

翻译语言同样可以生动形象

翻译中对网络资源利用

语言的约定俗成与翻译

英译中过程中的词义判断

翻译中回译和隐喻的处理

点击进入译点通

专家简介:

顾国平,浙江湖州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从事美国外交、中美关系研究和英语教学,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译著一部,编著两部。

(作者:顾国平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编辑:Julie)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3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关注和订阅

人气排行

翻译服务

中国日报网翻译工作室

我们提供:媒体、文化、财经法律等专业领域的中英互译服务
电话:010-84883468
邮件:translate@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