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Language Tips> 实用口语
分享到
汉译英的时候,成语、谚语等是比较难翻的。但有些中文谚语,你不需要去费劲地翻译,因为英文中就有与它们完全对应的说法。
一、两害相权取其轻
墨家创始人墨翟在《大取》中说:“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 后世将这两句名言演绎为“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巧合的是,英文谚语“Choose the lesser of two evils.” (或 “Of two evils choose the lesser.” 或 “Choose the lesser evil”)所指的“在两害中选择较轻者”,也反映出西方人同中国人一样,认为“壮士断腕”式的行为,是迫不得已之中的理性行为。毒蛇螫手之后,断腕之害总比毒液攻心致死较轻较小!
二、家丑不可外扬
“家丑不可外扬” 是中外共同的人情世故。英文短语:“(to) wash/air one's dirty linen in public.” 可以说极其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传扬家丑的不堪入目:“在公众地方洗自己的内衣裤。” 这种比喻十分传神,暗喻人应当wash one's dirty linen at home.
三、行百里者半九十
西方有一句十分睿智的谚语:“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或作:He who laughs best laughs last.)意为: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其用意是劝人不要高兴得太早,要力争最后的胜利。
而中国也有一句精神与之相同的睿智成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出自《战国策·秦策五》)即:走一百里路的人,以九十里作为半数。其用意时强调“末路之难”,也是劝人慎终如始,指出越是接近成功,困难就越大,因此越要加倍警惕,加倍努力。
四、上屋搬下屋,少了三箩谷
西谚说:“Three removes are as bad as a fire.”(Moving three times is as bad as a fire.)
这句话对于几经搬屋的人而言,确实是深有体会的经验之谈。在中国谚语中,也有类似的告诫,例如:“上屋搬下屋,少了三萝谷。” “上屋徙下屋,失去一箩谷。”
五、树大招风
中文所谓“树大招风”指名气大、地位高容易招致别人妒忌和攻击。
西方谚语也有类似的说法:“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 同样表示位高势危或人怕出名猪怕壮,不过所用的比喻是“树高”招风而不是“树大”招风。
六、金玉其外
明·刘基在《卖柑者言》中揭穿某些权贵表面风光而实质上腐朽不堪:“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西方谚语之中,也有批判“金玉其外”的警句:“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源自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名言:"All that glisters is not gold.")意思是:那些闪闪发亮的好看东西不一定珍贵或有用。直译则是:闪亮的未必全是金子。
七、未为晚也
西谚说: "Better late than never. " (迟到总胜过不做。)
的确,迟来的春天也是春天,中国人在对待“迟”的问题上,似乎较为乐观,《老子第四十一章》有云:“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认为贵重器物需较长时间才能制造出来(以比喻大才之人成就较晚),因此“迟”只是换取更大成效的一种代价,而这种代价是值得支付的,也是必须忍痛支付的。
八、过早欢喜
西谚所谓“Count one's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 指过早乐观的人就像“蛋未孵出便点算小鸡数目”,是不足为训的,因为凡事都有变数存乎其中,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
因此,中国名言:“先忧事者后乐者,先乐事者后忧事。”(出自《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所蕴含的高深智慧,是值得牢牢记取的。它阐明了事务的发展规律:由于客观现实存在极多的复杂因素,主观愿望不一定能够实现,但“先忧事”的人却可以有备无患。
(来源:英语学习笔记公众号 编辑:杜娟)
上一篇 : 毒舌炼成记:跟着美剧学英语吐槽
下一篇 : 鸡汤or砒霜?来自《辛普森一家》的犀利语录
分享到
关注和订阅
电话:8610-84883645
传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tips@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