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说,她并不想说反对女权主义的话。那么什么是女权主义呢?这种理论又是怎么来的呢?来看看下面这段介绍吧。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权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权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权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
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译文理解成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权。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与男子不平等。女权主义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力的问题,所以女权运动就变为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男女的权力架构,强调性别分析。
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
后现代女权主义开始于上个世纪60-80年代,其产生大概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由于60年代的“性解放”和将男女对立起来的女权思想,带来了无数的家庭破裂,单亲母亲,问题儿童和艾滋病流行,于是人们反思:社会值不值得为性解放和女权主义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另一个因素是,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女人占据了政府企业学校传媒的领导地位,当了老板,男人们惊呼:母鸡打鸣了!女人也开始怀疑:还会不会生蛋?于是,后现代的女权应运而生。
如果说第二代的“现代女权主义” 重实践,则第三代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更重视超出女性范围的哲学思考,社会主义和性自由的色彩更浓厚。
考考你
1.无意冒犯。
2.我不想说反对女权主义的话。
3.他非常符合要求。
4.不过,现在人们不会介意这个。
1.He just waltzes in and cuts in line?
2.Are you talking about, like, frequent flyer miles?
3.My sister is kooky. She thinks this is charming.
4.That domed main terminal, it's the first of its kind.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电影回顾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Ju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