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iang Kai-shek被译成“常凯申”说开去

中国日报网 2012-11-27 17:22

分享到

 

近年来,关于中国学术浮藻之报道屡屡见诸报端,每每酿成学术笑话或丑闻。在学术风气不正和学术道德失范等诸多问题中,学术风气浮躁、学术水平浮浅、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学术成果投机取巧等现象十分突出。比如,在曝出“满篇尽见门修斯”,Sun Tzu(孙子)变成了“桑祖”,Lao Tzu(老子)变成了“劳祖”此等天大笑料之后竟然又冒出了Chiang Kai-shek (蒋介石)被译成“常凯申”的学术笑柄,以至于有网友云,保不准什么时候又会有人弄出一个“康傅修斯”(Confucius)。

“蒋介石”摇身一变成为“常凯申”之学术笑话所反映的深层背景、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方面的问题,我们无权也不便去多说什么,但是,该书作者不熟悉甚至不懂威妥玛拼音似乎是一个不争事实。须知,“蒋介石”在英语中的姓名之所以不是Jiang Jieshi而是Chiang Kai-shek,就是因为威妥玛拼音在“作怪”。实际上,威妥玛拼音虽然在中国大陆停止使用已有半个世纪左右,但是中国人却怎么也无法真正“摆脱”它或“绕过”它,例如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的英文姓名Gary Locke,其中的Locke则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中国人与“骆”画上等号,孤陋寡闻者兴许还会将其理解为“锁”!

在汉语拼音的发展道路中,真正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系统而且被广泛付诸实施的最早的汉语拼音系统就是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诞生之前在中国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并且至今仍不失其影响力的威妥玛拼音(Wade-Giles system of Romanization for Mandarin Chinese,简称Wade-Giles system),其发明人之一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他从1841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1871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1883年回国。在华任职期间,为方便外国人(主要是使用英语的人)学习和掌握汉语,他于1859年推出了其根据北京话读音制订了一套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拼音方案,是为威妥玛拼音,后来由另一位剑桥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 Giles,1845-1935)不断加以修订完善,最终使之成为自19世纪末至目前的汉语拼音诞生之前在中国流传最广的汉语拼音系统。翟理斯也是一位杰出的汉学家,精通中国古典文学,1867~1891年间在英国驻华领事馆任职,毕生致力于介绍中华文明,其贡献主要在语言和文学方面,包括编纂中英辞典,撰写学习中文的通俗读本,大量选译中国文学作品,在他诸多的翻译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孔子,庄子,老子的经典作品,他翻译的《聊斋志异》一书多达164篇章,书名为Stra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改进威妥玛拼音方案,使之成为广为流传的威妥玛—翟理斯汉语罗马字拼音法也是他在中外文化科技交流活动中的一大杰出成就。

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同时宣布废除威妥玛拼音。在此之后,汉语拼音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现在中国大陆除了少数需要保持文化传统的场合外,基本不用威妥玛拼音,绝大多数地名、人名已使用汉语拼音,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极少数历史渊源与西方国家有关的高校还在继续使用威妥玛拼音的英文校名,还有极少数老字号企业为了表示其品牌的悠久历史也在继续使用威妥玛拼音名称,如青岛牌啤酒,中华牌香烟等。

汉语拼音/威妥玛拼音地名及部分商标名称对照实例

北京:Beijing/Peking

南京:Nanjing/Nanking

广州:Guangzhou/Kwangchow

天津:Tianjin/Tietsin

杭州:Hangzhou/Hangchow

苏州:Suzhou/Soochow

青岛:Qingdao/Tsingtao

厦门:Xiamen/Amoy

台北:Taibei/Taipei

高雄:Gaoxiong/ Kaohsiung

清华:Qinghua/Tsinghwa

中华:Zhonghua/Chunghwa

茅台:Maotai /Moutai

从现实情况来看,威妥玛拼音远远没有衰落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在相当范围内,威妥玛拼音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原因之一是,在新中国几乎一律使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国人的姓名和地名的情况下,在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姓名也从过去的威妥玛Mao Tse-tung,Chou En-lai和Teng Siao-ping改成Mao Zedong, Zhou Enlai和Deng Xiaoping的情况下,一些涉及到我国重要史实并且载入重要史料文献之中的本国知名人士姓名的英文拼写方式依然沿用威妥玛拼音,除了上面提到的蒋介石之外,众所周知的另一知名人士就是孙中山,其英文姓名不是Sun Zhongshan 而是Sun Yat-sen,民国时期的许多知名人士的姓名至今仍然采用威妥玛拼音,如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的宋子文,其在西方世界出了名的姓名就叫做T. V. Soong(不是Song Ziwen),那是因为其姓名在威妥玛拼音拼写为 Tse-ven Soong。如有学术界人士对此缺乏了解,岂非又要一鸣惊人翻译出一个“宋电视”来?著名的宋氏三姊妹中的宋庆龄的英文姓名是Soong Ching-ling而不是汉语拼音Song Qingling,成立于1982年5月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英文名称就叫做China Soong Ching Ling Foundation。宋氏三姊妹中的小妹宋美龄在英文中的称呼除了理所当然的Mandame Chiang Kai-shek(蒋夫人)之外,其正经八百的英文姓名是Soong May-ling。诸如孙中山和蒋介石等中国历史名人在英语中姓名仍然沿用威妥玛拼音,主要是为了保证历史记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至于因为换了一个拼写法而造成混乱。

在汉语拼音已经在大陆一统天下并且成为国际标准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必须对威妥玛拼音有所了解的第二个原因是,威妥玛拼音虽然在中国大陆早已被停止使用,但是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圈子里仍旧被广泛使用。由于威妥玛拼音与现行的汉语拼音在注音方式上有较大的不同,港澳好多地名是用英(葡)国人的名字或地名,其中文译名也和中国内地标准译名不同,因此,在翻译港澳台地区的地名时原则上不宜直接使用汉语拼音。例如,油麻地是→Yao Mau Tei(不是Youmadi),铜锣湾→ Causeway Bay (不是Tongluowan),旺角→ Mong Kok (不是Wang Jiao),氹仔→ Taipa(不是Dangzai)。此外,港澳地区以及从港澳台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大陆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及其后裔的姓名基本上也是至今沿用威妥玛拼音,与此同时,为了方便生活和工作,很多人还入乡随俗,采用一个英文名字,例如,梁振英→Leung Chun Ying,董建华→ Tung Chee-hwa,曾荫权→ Donald Tsang Yam-kuen,何厚铧→ Edmund Ho Hau-wah,崔世安→ Fernando Chui Sai On,陈方安生→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刘德华→Lau Tak-Wah或Andy Lau,张学友→Hok Yau Cheung或Jacky Cheung,陈慧琳→ Wai-Lam Chen或Kelly Chen,徐克→ Tsui Hark等。

综上所述,从严肃学术风气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些涉及到我国重要史实并且载入重要史料文献之中的知名人士的威妥玛拼音英文姓名以及港澳台地区及部分海外华人华侨的英文姓名之翻译,译者和作者都必须严肃对待之,无论是多方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还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网络检索,都必须确保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规范化,以加强和促进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

About the author:
 

从Chiang Kai-shek被译成“常凯申”说开去

王银泉,江苏苏州人,博士,英语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4月入选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留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第二语言学院。曾赴英、美、印尼和马来西亚进行学术访问。迄今为止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和《中国翻译》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文章18篇。出版著作和编著译著类图书9部。获省部级奖3项。担任《中国日报》网站专栏作家;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国际频道英语外宣节目《扬子新闻》首席语言顾问。国内知名公示语翻译研究专家,“王教授公示语翻译研究”专栏系列论文引起媒体高度重视并由央视“马斌读报”栏目、《中国青年报》及江苏省和南京市多家媒体报道。1994年起业余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编译工作,发表各类国际新闻编译稿1000万字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欢迎大家讨论学术问题,尊重他人,禁止人身攻击和发布一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相关阅读:

“起步价”在英语里怎么表达

可以说stop something done吗?

“保健食品”英文怎么说

“农家乐”英语怎么说

(作者王银泉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编辑陈丹妮)
 

分享到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XXX(署名)”的原创作品,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英语点津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不得非法盗链、转载和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61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英语点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本网所发布的歌曲、电影片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研究,如果侵权,请提供版权证明,以便尽快删除。

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

扫描左侧二维码

添加Chinadaily_Mobile
你想看的我们这儿都有!

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点击左侧图标查看订阅方式

中国首份双语手机报
学英语看资讯一个都不能少!

关注和订阅

本文相关阅读
人气排行
热搜词
 
 
精华栏目
 

阅读

词汇

视听

翻译

口语

合作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None of this material may be used for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内容,版权属中国日报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欢迎愿意与本网站合作的单位或个人与我们联系。

电话:8610-84883645

传真:8610-84883500

Email: languagetips@chinadaily.com.cn